2024-12-23 星期一 邮箱
首页 > 机构概况 > 机构职能 > 医疗质量管理研究部
《手术部位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初稿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召开
2020-05-15|发表:医疗质量管理研究部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卫生标准作为保障健康的基准,在促进卫生行业规范化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手术部位标识是手术患者安全核对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安全核对的顺利开展以及医疗质量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外科技术协会2006年就发布了《患者识别,正确手术部位和正确外科手术的操作标准》,为临床手术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也陆续制定了手术部位标识的检查标准。我国手术部位标识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发布行业公认的标准。因此,2020年1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委托,我单位牵头起草制定《手术部位标识规范》。

2020年4月30日,《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第一次专家视频工作研讨会召开。会议由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李岩副秘书长主持。我单位马丽平研究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王强处长、李俊和黄超副研究员分别对标准的起草动议以及行业标准的管理思路和流程进行了介绍。恩泽医疗集团陈海啸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西英主任等7家国家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参加了会议讨论。

与会专家对《手术部位标识规范》初稿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陈海啸主任指出,标准应注意和医院现有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清单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衔接。手术部位标记用笔的生产要求应在标准中予以明确。此外,目前各医院的手术部位标识符号不同,应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临床的使用习惯和倾向之后再行决定。李西英主任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靶器官的标识方式。关于眼科等手术是否需要标识的问题,需要更多循证学依据。黄宇光主任表示国家标准应严守安全底线,对操作细节无需规定太严。标准制定需反复征求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意见。会议最后,标准起草牵头人马丽平研究员表示,项目组将尽快综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并继续完成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工作,使标准从科学性、合规性和可操作性几个角度达到会审要求。

image.png

图:《手术部位标识规范》第一次专家视频工作会议